为更好地传承弘扬阳明文化,践行并丰富“知行合一”育人理念,6月16日下午,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福建江夏学院阳明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潘旭君应邀在图书馆北报告厅做题为“做新时代最好的自己——从王阳明波澜壮阔的生命历程看大学生的人格养成”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林有卫主持,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
潘旭君老师从三个部分展开系统讲解。首先,他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破心中贼”“万物一体之仁”五大核心观点为脉络,系统阐释王阳明心学体系。他结合“南镇观花”哲学典故与“龙场悟道”人生转折,生动解析“心外无物”的哲学内涵,强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实践智慧。针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痛点,他特别指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呼吁青年学子以良知为灯,在日常“事上磨炼”中实现道德觉醒。其次,他以时间为轴,勾勒王阳明“不羁少年—龙场悟道—平叛建功—天泉证道”的波澜人生。潘老师用鲜活事例揭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成长路径,展现王阳明“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的圣贤风范。最后,在“借鉴与反思”环节,潘旭君老师将王阳明思想与《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深度结合,提出四大成长启示:志存高远、坚守良知、慎独自修、胸怀天下。他特别引用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王阳明”的论断,指出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思想与共产党人“心学”的内在契合,呼吁青年学子在“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时代使命中实现自我价值。讲座结束后,林有卫作了总结讲话。他对潘旭君老师的精彩讲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次讲座内容兼具社会实践的广度、人性探讨的深度、文化思考的高度和理论研究的厚度,充分展现了传统智慧对于青年大学生的重要价值。
此次讲座将阳明文化与大学生人格养成教育深度融合,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又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活力。参会学生纷纷表示,将汲取讲座养分,以更饱满的精神立志向、修品德,在新时代浪潮中塑造最好的自己,让青春在奋斗与成长中绽放光彩。